开局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后续资源获取、基地发展和战略布局。优先考虑资源密集区域,尤其是金属和晶体富集地带,这两种资源是前期发展的核心需求。金属用于建筑升级和基础舰船建造,晶体则用于高级舰船和科技研发。重氢虽在前期需求较低,但中后期至关重要,因此需提前规划其采集路径。资源点等级越高,产出效率越高,建议优先选择3-4级混合资源区,避免单一资源分布不均导致的发育瓶颈。
计划圈的合理布置是选址的另一关键因素。计划圈是行动的基础单位,所有采集、战斗和移动指令均需在其范围内执行。开局时应以基地为中心向外辐射,确保每个计划圈覆盖尽可能多的资源点,同时避免重叠浪费数量上限。初期计划圈数量有限,需通过主基地升级逐步解锁更多配额。跨计划圈行动会消耗额外策略值,因此紧凑的圈内布局能显著提升操作效率。曲率航行需依赖计划圈内已有单位或建筑激活,远距离迁移时需提前建立中转站以节省时间。
新手保护期结束后,基地可能面临其他玩家或NPC势力的攻击,因此选址需兼顾防御与扩张潜力。靠近小行星带或星门等天然屏障的区域可减少受敌面,而前哨站的早期建设能快速拓展控制范围。若选择同盟密集区,需注意资源竞争压力;独狼玩家则可优先考虑边缘星系,但需承担长距离贸易的额外成本。迁移冷却时间为24小时,初期选址失误可能导致发展滞后。
不同基地等级解锁的舰船类型和指挥值上限差异显著,初期以护卫舰和驱逐舰为主时,需确保选址周边存在适配的野怪等级以供技术值积累。工程船的数量和型号也影响资源采集效率,中型工程船需4本解锁,因此前期选址需保证小型工程船能稳定支撑过渡期需求。舰队编组时注意前排防御与后排输出的定位分配,舰船蓝图中的固有站位不可更改,需通过战术搭配弥补位置缺陷。
基地8级可解锁精炼平台研究中心,大幅提升采矿效率,因此选址需评估中高级矿点的分布密度。协议选择同样影响位置价值,勘探协议适合种田玩家,而战斗协议需靠近高价值战略点。赛季重置后部分资源与建筑会清零,但蓝图与技术值保留,因此开局选址应服务于当前赛季目标,同时为跨赛季积累优势。